
目的研究丹红通经活络汤联合针刺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50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三组:西药中药针刺组52例,西药常规治疗加丹红通经活络汤联合针刺治疗;西药中药组50例,西药常规治疗加丹红通经活络汤治疗;西药针刺组48例,西药常规治疗加针刺治疗;疗程均为30d。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总的生活能力状态(病残程度)及临床疗效。结果西药中药针刺组总有效率为96.2%,...
摘要:原发性高血压属中医学眩晕范畴。范新发老师基于气机与神志的关系,通过疏肝理脾、调畅气机、安神定志的方法,自拟瓜蒌通脉方、龙藤降压方治疗原发性高血压,临床疗效显著。
关键词:高血压:调神法;名医经验:范新发
基金资助: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第六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项目(国中医药人教发[2017]29号)
观察龙藤降压汤对高血压焦虑抑郁患者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7月—2021年5月于医院治疗的80例高血压焦虑抑郁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对患者分组,40例患者为研究组,40例患者为对照组,对照组给予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自拟龙藤降压汤治疗,治疗前、后检查两组患者5-羟色胺(5-HT)、去甲肾上腺素(NE)、多巴胺(DA)、外周血干细胞因子(SCF)及其抗体水平(c-kit)、促甲状...
辨病论治是中医认识疾病的重要手段,范新发教授融汇中西,以西医疾病名称为辨病主体,总结了治疗冠心病、高血压、心律失常、心脏神经官能症的经验处方,不仅大大提高了临床疗效,也为中医药的推广、传承提供了便利条件。
回顾性分析参仙升脉口服液治疗不同证型缓慢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1~2012年间参仙升脉口服液治疗的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56例,通过随访的方式对患者的不同证型进行统计分析,然后分别评价治疗后临床症状改善及转归、24小时动态心电图变化。结果:56例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中,心肾阳虚证占71.4%,治疗后总有效率为89.3%,对心肾阳虚证的有效率达97.5%。结论:缓慢性心律失常的心肾阳虚证多见,参仙升脉...
中医药调治缓慢性心律失常疗效显著。郭维琴教授是著名的心血管中医专家,临床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经验独到,本文就郭维琴教授对该病的治疗经验进行了简单介绍。郭老认为本病的病机特点是多虚、多寒、多瘀,辨证论治,把心肾阳虚、瘀血停滞作为该病的总病机,治疗上以益气温阳、活血散寒为基本法则,精炼用药,多用党参、黄芪益气,用肉桂、桂枝、干姜等温阳,用麻黄、细辛、升麻等温经升阳,用丹参、红花、...
经方治疗疑难杂症,得其要者,效果显著。以五苓散化气利水,引阳入阴治疗失眠;麻黄附子细辛汤温阳解表,调和营卫治疗肌纤维痛;苓桂术甘汤合抵当汤治疗肺腺癌以及附子粳米汤加味治疗胰腺癌晚期诸症。从验案中可以理解“观其脉症,知犯何逆,随证治之”的中医辨证论治之大法。
杨光福教授,河北省首届名中医,从事临床、教学及科研工作30余年,对脑心血管病及其危险因素的研究有很深的造诣,对临床疑难杂症有独特的诊疗经验,文章摘录了杨教授验案5则。
缺血性中风病多因风、火、痰、瘀等病理因素,导致脏腑阴阳失调、气血逆乱、直冲犯脑或脑脉闭阻,具有起病急骤,病情重,变化快等特点。急性期以风痰瘀血痹阻络脉、风痰上扰、痰热腑实等标实之证多见。笔者临床观察发现湿热郁阻在缺血性中风病发病中并不少见。笔者2012年10月—2014年6月采用化湿解毒通络汤治疗湿热郁阻型脑梗死急性期患者43例
观察化湿解毒通络汤治疗湿热郁阻型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40例湿热郁阻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20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加服化湿解毒通络汤(陈皮、半夏、甘草、黄连、枳实、竹茹、胆南星、红花、桃仁、杏仁、茯苓、鸡血藤、薏苡仁、忍冬藤、玄参)治疗,1 d 1剂,水煎2次后混合,分2次口服。两组均以1周为1个疗程,共治疗3个...